掀开实学研究和实践的新篇章
——在中国实学大会上的致辞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叶小文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叶小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中国实学大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敬仰和敬畏之心。 中国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支撑。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新时代新儒学新实学的新使命就是,为助力一带一路充实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为世界吹来一股“和”风,为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作出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学理基础。文化关乎基因、关乎动力、关乎生态、关乎灵魂。只有解决了文化发展问题,才能够解决其它领域的问题。只有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能力真正做点事情,全社会才能够形成人人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无论是传统实学还是新实学,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中提到的两个重要启示就是“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讲话精神可以说与实学的主旨紧密相关。实学,反映了儒学的经世理念和价值,也是“经世儒学”。而发掘儒学在管理、经济、文化、军事、法治、医学、外交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助力民族文化复兴,服务治国理政,打造新时期的“经世儒学”,就是新时代“新实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学影响巨大,其提倡“实心”、“实理”,反对“空谈”、“重虚”;主张“经世致用”,强调“知行合一”,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影响巨大、成就斐然。 实学价值巨大,它闪烁的崇尚实际的崇实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精神息息相通,具有超越时空、跨越民族的永恒价值。 实学作用巨大。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的实事求是、实干兴邦、求真务实、忠诚老实、踏实做事、勇于实践、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等观点、理念,其思想来源都可以追溯到传统实学。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学研究和实践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承担着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所以实学工作者理应正视现实,放眼世界,做好三件事: 第一, 实学研究应该奋发而进,服务治国理政,助力民族复兴,促进国家发展; 第二, 要在前辈先贤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把实学研究建设成为一流学术阵地,不断增强实新实学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打造中国实学文化品牌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 要立足新时代,跟踪全球哲学思想动态,放眼世界打造新实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儒家思想能够在今天仍能以新的形式立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思想“仁”、“义”永不过时,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要义,与人类自我追求的内在精神相一致。实学也是一样,它以儒家经典思想为基础,提倡以“实心”、“实理”、办“实事”,充满了崇实、务实的民族精神。虽然古代实学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元典精神却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是我们实事求是研究社会发展状况,推进对外开放和改革事业的锐利思想武器,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相信,随着中国实学大会的召开,将掀开我国实学研究和实学实践的一个新篇章。同志们、朋友们,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期待这一实学研究新纪元的到来。同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迈开脚步,希望加入到实学研究这一伟大的行列中。谢谢大家!